换种思路看职业教育
去年,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,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出台;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不少代表委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,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如何重新认识职业教育、发展职业教育,缓解教育焦虑?解放日报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石伟平。他坚信,关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一定会被打破。
解放周末:在我国,9年义务教育结束后,每个学生都将迎来“普职分流”。在许多家长看来,如果孩子中考没考好,进了职业学校,将来就没前途,因此非常焦虑。某种程度上,“普职分流”是教育焦虑的一个源头。那么,追根溯源,“普职分流”的政策当初是如何制定的呢?
石伟平:“普职分流”是我们国家一项既定的教育政策。
我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,1985年,国家开始酝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,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。当时的背景是,“文革”期间我国的技校和中专都停办了,只有普通高中还在招生。“文革”后虽然恢复了一部分技校和中专,但高中阶段仍以普通高中为主,占85%左右。改革开放后,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了,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加大,但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无法满足这些需求。另一方面,那么多的学生读普通高中,只有一条出路,如果进不了大学,又没有一定的技能,怎么就业呢?
针对这些情况,有关领导和教育专家考察了国外职业教育。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。在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的阶段,德国“普职分流”的比例大约是3:7,也就是有70%的学生进入到职业学校,只有30%进入到普通高中。当时就有人提出要以德国作为参照来确定我国“普职分流”的比例。
『不应把教育分成三六九等』
解放周末:最近几年,不断有人提出,把“普职分流”推迟到高中毕业以后。您怎么看?
石伟平: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在学生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实行普职分流,像德国甚至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为分流作准备。事实上,确实有一些孩子不适合继续读普通高中。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,学习能力也较弱,这样的孩子占到15%左右,现在的普通高中根本不适合他们。
很多家长也许没有想过,如果让这些孩子到普通高中去接受教育,他们会因为语数外成绩跟不上,很难继续学业,而且因为被认为是差生,备受歧视。据我了解,职业学校的学生中,即便有的佼佼者勉强考上本科院校,也很难通过高等数学、大学物理、英语四级这三门课程,也就是说他们很难顺利毕业。而一些家长不顾这些事实,受“唯有读书高”的传统观念影响,一味地让孩子继续读高中、读本科,使孩子越读越厌学,越读越自卑。
教育的原则有很多,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因材施教。没有因材施教,就不可能有效率;没有效率,谈何公平?每个孩子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,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。
解放周末:但在许多家长心目中,职业学校是一个差生扎堆的地方。这个标签让人不安。
石伟平: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相比,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。虽然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,比如缺乏自信、学习习惯不好,很多家长担心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去学习,没学到知识,人反而学坏了。但事实上,职业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,远比普通高中严格得多。
我接触过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,他们的心理都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。他们刚刚来到职业学校的时候,由于过去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好,长期受到老师批评、同学歧视、家长打骂,整个人灰头土脸的,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自暴自弃。其实,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老师、家长、同学的认可。职业学校的老师对这一点是特别关注的。怎么让这些孩子重拾信心?上海的职业学校在德育教育、社团活动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,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,从而找回他们的自信。同时,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,然后昂头走向社会。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了企业的技术精英、管理骨干。
解放周末:要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,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观念。
石伟平:是的,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说,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。我认为,同样不应该把教育分成三六九等。现在很多人一想到职业教育,就觉得职业学校里都是学习成绩差、行为习惯差的学生,进而认为职业教育也是低端的教育。其实根本不是这样。职业学校里的这些孩子不应该被贴上差生的标签,每一个学生都不能被放弃。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是:他们到底适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,才能让他们的人生出彩?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『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』
解放周末:除了转变观念,您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家长的焦虑?
石伟平:我建议,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。
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比较普遍的。20世纪90年代,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,发现英国每所学校里都有一个职业生涯中心,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给学生上课,教孩子们做职业生涯规划。职业生涯中心里有测评软件,每个孩子都可以去测试,软件会提示适合你的一些职业。孩子和家长也可以一起去咨询有关未来的职业规划,老师会进行个别指导,就像心理咨询一样。
在英国、美国、德国等发达国家,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是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实行的。它包括三个步骤:第一步,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,确定孩子未来可能的职业倾向。第二步,社会上有一些职业体验中心,学校会定期组织孩子去体验自己喜欢的职业,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。第三步,进行职业生涯指导。学校还会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方向,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以及课外活动。
解放周末:开展生涯教育与指导有什么好处?
石伟平:通过开展生涯教育与指导,可以让家长对孩子有更深的认识。第一,自己的孩子是一块什么样的“材料”。第二,他适合成为什么样的人才(职业生涯)。第三,他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(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课程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)。第四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。这样的话,家长就不会那么焦虑了。而且,学生一旦有了目标,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。
德国、芬兰、瑞士、奥地利这些国家,在我们的高中阶段,有六七成的学生分流进了职业学校。事实上,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就普及了,人人都可以上大学,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上大学而愿意去职业学校呢?因为那是他们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做出的选择。
解放周末:国外在职业教育方面还有哪些好的经验?
石伟平:英国建立了“国家资格框架”,强调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“等值”,这样就不会出现学历至上的问题。你如果愿意考大学,就走学历教育的道路;你如果想早点就业,就去接受职业教育,去考职业资格证书,而且这不影响你将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。走哪一条路,完全由你自己选择。
美国的情况则不同。美国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机构是社区学院。社区学院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专科学校,学制为两年。读社区学院也可以有两种选择,一种是读完之后就去就业,还有一种是社区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大学读三年级,这些都由学生自己选择。我在美国遇到过一些学生,他们学习成绩很出色,大家都觉得他们应该选择好的大学,但他们偏偏选择了社区学院。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很自觉、很投入,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。
『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』
解放周末:在您看来,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?
石伟平: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并不在职业教育本身,而在于社会的薪酬制度。
过去,上海的工人社会地位比较高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工人的薪酬待遇比较好。当时实行八级工资制,最高的八级技工的工资相当于大学二级教授的工资,所以很多人都去读技校。为什么日本人愿意去当工人?因为日本工人的薪酬与技术员、工程师的薪酬是差不多的。所以,一个日本工人的目标,就是成为最好的工人,而不会去梦想成为一个技术员。而我国的现状是工人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。这也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。
好在最近有一个好消息: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,我国目前正探索建立“新八级工”制度,在学徒工、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、高级技师、特级技师的基础上,再增设首席技师。对“八级工”的回归,我非常期待。
解放周末:教育部等三部门在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中预测,到2025年,中国制造业会出现3000万的人才缺口。这将给职业教育带来哪些机遇?
石伟平:一个国家的人才,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。应用型人才可以再细分为工程型人才、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,也就是我们讲的工程师、技术员和技术工人。一般来说,应用型人才在一个国家中应该至少占到70%,而我们国家的人才结构目前是失衡的。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会出现3000万的人才缺口,其中不仅缺技术工人,更缺技师、高级技师。所以,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,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。
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了更多更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后,能获取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将来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岗位,获取更高的薪酬收入,从而进入中等收入群体,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。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技能型社会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工人的薪资待遇一定会提高,关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也一定会被打破。
解放周末:对于职业教育的未来,您还想对家长和学生说些什么?
石伟平: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。职业教育并非一选定终身。你可以选择继续升学,升到专科、本科,甚至成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,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开放的、贯通的。你也可以选择就业,再通过开放大学、网络学院等渠道继续学习,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。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的成才途径和发展通道。
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。我的同事、华东师大的一位老教授,他的孙子学习成绩一般,不过考高中没问题。中考的时候,孩子报考了工艺美术职业学院,5年制中高职贯通,主修玉石雕刻,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专业。他在3年中职学习期间,由于学业优秀,获得了国家奖学金,大一时还荣获全国玉雕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。专科毕业后,他还想专升本继续深造。
谁说职业教育不是一条金光大道?这个孩子的美好未来是可以预见的。
这样的故事在我身边还有很多。职业学校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不是一种失败者的选择,而是学生的一种主动选择。
在这里,我想对中国的家长说:不要一味地用爱的名义逼自己的孩子做这做那,全然不顾孩子真正对什么感兴趣。不要人云亦云,盲目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攀比,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。条条道路通罗马,转变观念,放下焦虑,让孩子勇敢地走适合自己的道路。